联系方式 Contact

地址:湖南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邮编:421002

邮箱:tw@hynu.edu.cn

电话:0734-8486609

办公地址:新校区办公楼二楼

搜索 Search

2020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三下乡纪实:湖南韶山行,伟人故里游

编辑:团委   2020/08/22 10:03

暂无图片。

详细介绍
 

七月底,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队“湘云文化,传承有我”实践团队的成员唐胤恒、符佳豪向着朝阳踏上了湖南韶山的路程。

在韶山下的乘客不多,包括我们团队成员也只有两拨。我们联系到在这边等候的旅店司机,前往旅店。

此行的目的,就是在瞻仰怀念毛主席的生平之余,能够去感受韶山的精神内涵,把红色精神向更多的人普及。

这次行程总共两天,第一天是去了解询问周边居民游客,调查人们对于韶山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第二天是实地考察各个展馆,深入探寻毛主席留下的足迹。

我们询问了工作人员,由于疫情防控,前来瞻仰毛主席故居的游客减少了近八成,景区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防控。比如从下高铁就贯穿全程的二维码无接触查验,限流限时控制人数,专门的医护人员等等,这些举措让我们感到十分安心。不仅如此,每个景点都严格检验健康码、预约码和体温,一项不合格就禁止进入景点,不得不提,景区的防护措施确实很到位。

严格的安检岗哨

在司机带领下,我们了解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司机是当地人兼职,开着车为我们介绍了整个韶山的地理位置,发展情况,以及旅游景点。这里的居民说起毛主席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司机主动当起导游,带我们走到各个景点,生动的为我们讲解了红色故事和内涵。

到达毛泽东铜像广场。群山环绕,青松翠竹掩映及鲜花簇拥下的毛泽东铜像广场占地150多亩。放眼四周,宽阔,干净,整洁,形成了厚实壮观的青山绿树背景效果图。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毛主席铜像

景区里到处都有稻田。毛主席故居旁的稻田里,不同颜色的稻凑成“中国梦”字样。阳光照着稻浪翻滚,腾起阵阵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稻田前,在韶山里,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诗里先辈誓死捍卫祖国,只为开创太平盛世的宏愿。

故居前的池塘边,我们看到一位正在打捞水草的环卫大姐,她告诉我们,每天只要看到池塘漂浮水草就要打捞,一天到晚很少能歇息。但想着这是给来看毛主席的游客一个好印象,是给大家一个好环境,再累也要去认认真真做好。

环卫大姐在打捞杂草

在故居前,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面孔——几位瑶族服饰的嬷嬷,一名盘着道髻的道士,还有一对外国友人。我们上前与道士攀谈了一会,因为我们好奇且诧异,不同的信仰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道长跟我们说,虽然信仰不同,但是毛主席和广大先辈都是为人民献身的,自己虽入道门,也是人民群众,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前来瞻仰毛主席,他是感到十分荣幸的。

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国界不同肤色的人前来瞻仰,毛主席的魅力折服每一个人,红色文化也根植于大家心中。

出了故居,我们前去“毛泽东同志生平展馆”、“毛泽东同志遗物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这些展馆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VR技术的普及,每件展品基本都有二维码讲解,有些特殊物品还有电子扫描模型,可以清楚拆分查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历史的传承应该与时俱进。

一件件寂静无声的展品把我们引入到那个战乱的革命年代,简朴的衣物展现着伟人的高洁,飘逸的手稿彰显着伟人的气魄,褪色的红旗诉说着时代的烽火。展柜里的物件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血有肉,自信风趣,质朴和蔼,可亲可敬的毛主席。

历史的洪流淘尽风流人物,留下毛主席和无数先辈红色精神永不灭。假如我能有幸与主席交谈,我一定会告诉他盛世如您所愿,如无数先辈所愿。红色文化的传承,有我们!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