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湖湘红色基因寻迹团” 9个小组23名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当日主要内容为采访与各组调研内容相关的人员,了解振奋人心的革命故事。

早晨07:30,“湖湘红色基因寻迹团”各小组已陆续出发,下午14:00—15:00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但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14:00左右各个小组又陆续奔赴各自实践地点开展工作。有些小组深入红色文化遗址,挖掘出了许许多多爱国青年志士的先进事迹,也有些小组前往抗洪救灾现场,学习了近期洪涝地质灾害前线的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革命初探-湘南起义
湘南起义的起因是当时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发动南昌起义,他们率领起义军去支援广州起义的路途中便得知南昌起义失败的消息。当时是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情况下,朱德、陈毅率领剩下的八百多名起义军临时到达了郴州,发动了湘南起义。当时发动湘南起义,是第一次从城市走进农村,并且发生暴动的地域广阔,有二十多个县城。在湘南起义轰轰烈烈之时,国民党便对这个部队进行了大规模围剿。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于1928年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
萧克将军后来评价道:“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由此可见,湘南起义对党和国家有着重要意义,湘南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给我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早期的实践经验,为毛泽东同志科学总结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守信仰,虽败犹荣-李聚奎将军
“他是一个极了不起的人。”李聚奎将军的孙子是这样说的。
李聚奎将军经历的最惊险的事情是在1937年,当时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覆没,马家军在河西走廊围追杀害打散的红军,李聚奎将军孤身一人,躲在山上。他心中只想着:“要回归党,要回归红军。”于是他打扮成叫花子,白天藏匿于山沟、草丛,晚上沿着无人处潜行,累了就地一滚露宿荒野,饿了就着雪水吃口向百姓讨来的干粮。整整两个月的躲躲藏藏,最终才得以回归红军队列。见到毛泽东,他欲哭无泪,毛泽东大手一摆:“你是虽败犹荣!”
李聚奎将军的孙子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不为人知的事:这位李聚奎将军的孙子竟然一生都只见过李聚奎将军一面,那时候的他已经是24岁了,第一次去北京看望爷爷。爷爷身体欠佳,谈话只谈了20来分钟。他同爷爷描述了家乡亲朋好友的近况,而爷爷也交代了他们三句话:“你们不要经常来北京看我,我也是个人。” “你们在家里好好生长,肚子吃的饱饱的就好了。”“你们不要在家里面打着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他说这三句话,就足以让他记一辈子。如今这位李聚奎将军的孙子已是四五十来岁了,但谈起爷爷李聚奎,他仍是眼圈微红,语气和神态里也满是对爷爷的敬佩与骄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