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由城市与旅游学院院党总支魏长龙书记、董自雄副书记、辅导员阳宏润老师、鲁俊老师和龚乐老师带领的城市与旅游学院“心系古村落,青春志愿行”美丽中国实践团,于7月5日前往永州市江永县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有着5000多年农耕文明史、2000多年城市发展史,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永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存留有大量的时代遗址和古村古镇。本次“三下乡”活动旨在深入江永县基层调查古村落保护现状,开展传统文化保护宣传以及环保教育工作。

5日中午,实践团成员乘车抵达永州市江永县。下午,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考察了江永县中华女书园。通过详细的讲解,成员们了解了女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传承现状。江永女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起源并流传于湖南永州江永县,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博物馆陈列的女书作品,以独特的文字形态,展现出女书文化特有的魅力。实践团成员们还在女书课堂上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女书文字和歌谣,加深了成员们对女书文化的了解,便于开展对女书文化的深度调研工作。



随后,一行人出发前往兰溪村勾蓝瑶寨,考察当地特色民族建筑。在勾蓝瑶寨内,实践团调查了古城墙、风雨桥、宗祠等村落建筑,探索了古村落的发展现状。魏长龙书记、董自雄副书记、阳宏润老师、鲁俊老师等各位老师深度调研了当地居民关于勾蓝瑶寨的保护现状和政策支持力度。在考察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当地绝大部分瑶寨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村风古朴淳厚,但古村落保护工作仍需加强。
与此同时,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带领学生在中华女书园,为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女书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利用技术与示范”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晚上,董自雄副书记、阳宏润老师和鲁俊老师还组织“三下乡”队员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天的活动情况并对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


在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下,“三下乡”活动第一天工作顺利开展,为接下来的科普宣讲和专题调研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相信在领导、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成员的坚持和努力,城市与旅游学院一定能圆满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