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我校外国语学院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评估调查小组正式开始本次“三下乡”的调研工作。本次调研历时三天,走访调研贫困户七十二户,深入了解了耒阳市坛下乡石坝墩村、东升村、光华村等村落的扶贫工作。
坛下乡位于耒阳市西北部,总面积64平方公里,包括志愿者走访的寨下仙、石坝墩、光华、一甲、天保、坛下、东升、金冲、和平共15个村。全乡共有三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72户1517人。
在这次走访过程中有很多让我们志愿者印象深刻的农户,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这些贫困户身上的故事,让志愿者们感到脱贫之路的艰辛和不易。“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开展的各项扶贫工作,各级部门都在这项重大任务付出了巨大努力。下面是此次调查工作中部分贫困户走访情况。
雷满英,大通村村民。由于丈夫、儿子的逝世,已经独身生活了好多年。家中只剩下一个外孙在外务工。年过七旬,老奶奶的行动已经非常不便利。由于年老而弯下的背脊再也无法直起来。老奶奶说“之前日子过得太苦了,太苦了。”她眼泪涌上眼眶。听到这里,志愿者们安慰老奶奶现在扶贫工作一定能为她解决生活问题,提供基本的保障,要相信政府。临走时,老奶奶拿出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西瓜给调查者们解渴。这已经不新鲜的西瓜和老奶奶一声声“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来看望我”始终在调查者们心中挥之不去。
贫困户曾治平和妻子严冬莲十七岁在外打工相遇。结婚生儿育女,这对老夫妻一相守就是一辈子。已经八十多岁的年纪,老两口还是很恩爱。志愿者问老爷爷老奶奶年轻时是不是很好看,他摆摆手说“哪里好看咯,不好看不好看。”老爷爷是老年痴呆,但是一提到年轻时和奶奶相遇就露出了微笑,虽然贫困,但是他们相守相依,没有因为贫困而放弃谁,在政府的帮扶下,已经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说“虽然苦,但是两个人过日子就没想过离开。”
当问起是否对帮扶效果满意与否时,贫困户刘玉诚指着墙上满墙的奖状说:“满意,很满意,教育补贴让我的女儿可以继续读书,我女儿成绩很好的!”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豪让调查者们动容。女儿优秀的成绩可能是家里唯一的欣慰,但是户主和妻子的身体残疾缺无法为女儿提供更多,一家四口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每月600元的残疾人保障和一年的种植业收入650元。贫困的家境仍然像一座大山压在这个家庭上。我们相信孩子能够政府的帮扶下在继续完成学业,改变家庭的境况。
在这次活动中,村干部和村里的帮扶责任人们也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同吃同住同劳作”的扶贫责任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工作的认真负责,扶贫小组的成员们的一次次的走访慰问为贫困户们送去了爱心与温暖。

调研中,淳朴的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和志愿者们之间协调、带领志愿者们每走访一户人家,就为调查者们介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由于语言不通,村干部帮助志愿者们翻译,协助调查者和贫困户之间的沟通,他们为此次调研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对于这次的调研活动,志愿者们也有话想说,三天的调研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更多的是收获和感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他伸出手指向一张脏乱却贴满荣誉证书的墙,眼神仿佛有光,整个人无比骄傲地念叨着,“我的女儿,成绩很好的。”他的眼睛很好看很清澈,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感谢与希望。那是他对政府的感谢,对女儿能拥有美好未来的希望。无论条件是多么艰辛困难,父母都是盼着儿女好的,都是以他们为荣的,这大概就是天下父母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得努力,为自己,也为父母。(屈雯娇)
今天是心情沉重的一天,我们走访了一天,发现情况远比我们所预想的要糟糕的多,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其中一对老人家,两个老人家一聋一哑,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困难,我的耳朵里充斥着老奶奶咿咿呀呀的声音,我在那个时刻眼泪不止的往下掉。但我也感觉到了另一个好的方面,那就是我们的党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因为如果没有党的政策,这些农民的现状估计更惨。最后,希望这些村庄能早日脱贫。(张晓君)
虽然国家的政策已经有了很大一部分的改善,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脱贫攻坚的工作仍然是一条很难走的路。所以我想,我们的调查走访一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一些微小的工作的集结,扶贫的大局又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所以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全线用心。
去到最后几家贫困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差不多已经深入到了山里面,但是在采访的时候,我发现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都有覆盖到,没有任何不被优惠和不满意政策的个例。这是让人很开心的一点。也是他们以后的工作不懈持续深入下去的动力吧。(赵伊琳)
为期三天的调研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是扶贫工作没有结束,这条艰辛的道路还将继续。我们从这次活动中看到了农村基层的贫困情况。身上的担子没有因为行程结束而减少,反而,我们感到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社会大众,亲身体会,亲身经历,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关怀。将志向、理想与人民、社会、国家相结合。不光是大学生,社会的每个群体都有责任义务来助力扶贫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迫切希望,扶贫路上,有更多人参与,更多人助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