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城市与旅游学院“情牵古村落·筑梦青春行”第二批“三下乡”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在怀化会同县继续展开调研。此次调研的长寨乡小市村,距离县城59.8Km,共有320户,1210人。村中苗族汉族杂居,主要有蓝、谭两大姓氏,苗族为蓝姓,汉族为谭姓,明朝时由江西迁至此处。

谭氏家祠

牛腿装饰
小市村风水格局良好,其选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以对门山、毛峰顶为案山,一尖峰山、白岩坡为靠山,玉溪河横跨村落,是湘西地区典型的聚落选址模式。村中有清朝以来的传统建筑300余栋,民居建筑主要为穿斗式木结构房屋,绝大多数为二层,平面布局有一字形、L形、U形等,以堂屋为中心进行布置,屋顶以悬山顶、歇山顶居多,装饰集中在屋脊两端。公共建筑主要有文峰塔、谭氏家祠、灵王庙、文峰寺等。文峰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地方文气的象征,塔高5层,结构紧实,内有暗层。谭氏家祠外立面采用砖结构,并带有马头墙,为赣派建筑风格。灵王庙为1层砖木结构,青瓦屋面,悬山屋顶,屋脊起翘,并于中央以青瓦垒砌为装饰。文峰寺为砖木结构,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观音、送子娘娘等神像。

陈代友同学在访问扶贫书记村落保护现状

郑始年、黄洁同学向管理族谱的村民爷爷了解村落的历史

黄翅勤老师与学生成员对小市村书记进行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访谈

祁剑青老师向村民询问屋顶装饰情况


木雕传承人谭加欢爷爷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作品及相关证书
实践团成员抓紧时间分配任务,分团寨标注、找村书记、村民的问卷访谈等等,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通过本次的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切的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以及村民渴望改变村子现状的想法,这让我们更加坚定本次调研的意义所在。打造美丽乡村、传统古村古镇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内外合力,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美丽中国实践团也正努力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