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 日,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情牵古村落·筑梦青春行”第二批“三下乡”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在路上——调研实践活动第二天,我们的调研对象分别是邵阳市绥宁县寨市古镇、绥宁县寨市苗族乡正板村。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村庄及其周边,以及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获取传统古村古镇的相关信息,达到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面对同样的任务,不一样的古村落,城旅人的今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绥宁寨市古镇
上午,第二批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首先来到了绥宁县寨市古镇。该镇共有苗、侗、汉等多个民族共1.6万余人,为老县城所在地,莳竹水绕镇而过,为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入口,四周山峦叠嶂、翠林如海、气候宜人。2010年12月,寨市古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这里,各指导老师根据不同专业,分别带领组内同学展开调研。

郑文武老师、何清华老师与黄芝老师对寨市古镇的遥感影像图进行校对

李伯华老师和陈驰老师与郑始年同学在核对数据
李克强老师在访问寨市古镇村民村落保护现状
著名西河风雨桥——民族风情得以彰显,水中的倒影与桥相互映衬,互为增辉。
祁剑青老师在与寨市古镇村民交流
寨市古镇的苗族阿婆在制作当地著名的特产之一——万花茶(瓜雕)
下午,实践团成员们随即来到绥宁寨市镇正板村。该村现共1123人,其中移民261人,其中80%为杨姓。2008年正板村被县树立为文物保护单位“正板古民居”,2011年被省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版村古建筑群。在这青山环绕的苗寨山区,各指导老师根据不同专业,分别带领组内同学展开丰富的调研活动。

陈驰老师和郑始年同学、刘垚同学在讨论正板村宗祠的位置
文化基因组的张兴苗和杨佳佳同学对正板村村民作深入访谈
黄翅勤老师及部分成员在访问结束后与正板村热情似火的苗族阿姨们合影留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热情洋溢的苗族人民积极响应下,城市与旅游学院“三下乡”第二批调研活动的第二天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成员们收获颇丰。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也向当地村民宣传了保护传统古村古镇及其特色文化的重要时代意义;而对建筑、资源和环境基因等方面的调研活动,也可为古村落未来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