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苗星火”实践团前往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蓬瀛村村委会党员活动室,为当地儿童开展“共育石榴籽,同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以青春实践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在基层落地。
本次宣讲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为主线,生动讲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故事,深情传递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景,将党的民族团结政策转化为可听、可感、可知的鲜活内容。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张姿通过播放民族风貌专题视频,将藏族望果节的热闹场景、苗族银饰的文化韵味、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的欢快氛围等多元民族元素“搬”进现场。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互动问答环节中,实践团成员们紧扣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精心设计趣味题目,供孩子们自由解答。“他们住蒙古包,喝奶茶,骑在马背上唱歌!是蒙古族!”一个男孩一边比划一边抢答。现场孩子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课堂瞬间变成了一场热烈的民族知识探险。答对的小朋友手握小礼品,脸上漾开甜甜的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对民族知识的理解。小朋友卢思潼满是触动地说:“上了今天这堂课,我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今后我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争做新时代维护民族团结的小模范。”
此次宣讲活动,是“红苗星火”实践团深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从视觉体验到知识互动,从政策阐释到价值引领,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石榴籽般,在代际传递中紧紧相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共筑中国梦注入持久且温暖的青春动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土壤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