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6日,我校文学院志愿者们在院党委书记蒋芬、副书记常生良等老师的带领下在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开展了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合影
志愿者们与湘西小学领导老师座谈会上进行交流
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进行游戏交流
志愿者采访贫困教师易承良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孩子们的实际需求,让此次支教活动能够完美的进行。志愿者在到达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后,首先与湘西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了座谈会,初步了解到湘西学校的孩子们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孩子就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长年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所以大部分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在交谈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了解到前任校长邹宝初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献身于基层的教育事业;现任校长王凌鹏通过特岗教师选拔走上工作岗位,扎根于农村的基层教育事业。
根据座谈会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和支教前期进行的调查,志愿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湘西学校的孩子们。例如:建立“一帮二”学习小组、开展趣味课堂、进行心理辅导、播放儿童电影、走访贫困儿童家庭等等。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现在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动物啊”, “兔子,兔子”。湘西村小学的趣味课堂里欢声阵阵、热闹非凡,这是参与支教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上课时的一个缩影。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知识,志愿者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支教活动的第二天,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此外,志愿者们还拜访了贫困教师易承良并为其送上了慰问品。据了解,易承良是湘西学校一名退休教师,由于长年伏案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20多年来每天要服用近百元的中西药来缓解疼痛,长期的高额医药费支出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愈加贫困,不能干重活的易老师只能和老伴开个小卖铺以维持家用。在向易承良老师告别之际,志愿者们鼓励易老师不要丧失生活的信心,只有战胜病痛,保养好身体,才能为湘西村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临行之际,文学院的领导老师和“情系曲兰”社会实践服务团全体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恋。学院党总支书记蒋芳亲切地和孩子们告别,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好好学习,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蒋书记还对志愿者们提出了希望,他希望同学们能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把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广泛地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积极投身于义务支教等社会活动,做一个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有作为的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