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雷锋日,125路公交车上坐满了身穿红马夹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都是衡阳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联盟的成员,准备前往西校区退休留校的唐清老师和游泽民老师家里做志愿服务活动。
“能不能请你们帮忙我清扫一下门前的这一条水沟,每到开太阳的日子里总是发出阵阵恶臭,我年纪大了一个人忙活不了这些。”游老师的太太姓黄,她是个医生,总喜欢看到的地方都是干干净净的。游泽民老师瘫痪卧床已有九年的时间,游太太每天都悉心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
青盟的24位志愿者们兵分两路,留在黄奶奶这边的志愿者们人手拿着工具把沙子一铲铲的送到泥桶子里,他们一趟一趟的拎着桶子来来回回把水沟旁边的沙堆全部送到垃圾场,他们手握铁锹一铲一铲的除去水沟里的污泥,一次又一次的弯腰,一桶又一桶的水,以无言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场风里雨里的最高温情。不一会儿,原本又黑又臭的水沟焕然一新。黄奶奶看着这眼前水沟的变化连说好几句感谢,“我真的很感谢这些学生,这个水沟的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今天因为这个雷锋活动终于解决了我们这些邻里邻居的共同困扰,很开心,很舒服。”
在唐清老师的家中,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厨房、卧室、客厅、卫生间、杂物间,男生们拿起扫帚打扫卫生,女生们则细心地整理着瓶瓶罐罐。一位女志愿者搬过一条小板凳,踩上去踮起脚尖想要擦拭橱柜上久积的灰尘,惹得唐清老师的夫人连声说,可以了,可以了,已经够干净的了。
打扫完卫生的志愿者纷纷坐下来陪两位老人聊天,聊到自己孙女的时候唐老师的太太拿起自己与孙女的合照,自豪地对着志愿者们夸奖自己的孙女懂事乖巧。“我儿女们平时都忙,今天有你们来看看我,真好。”临走前,唐清老师和夫人一起站在窗户前,隔着朦胧的雨幕,目送楼下集合回去的红衣志愿者们。
回到新校区,天空中一直下着雨,师苑新村的门口,雷锋家电的小帐篷里还是挤满了人,电风扇、吹风机、手电筒、饮水机……摆放在桌子上,有的桌子搁不下,志愿者们就直接蹲在地上维修。师苑新村里的住户也闻讯赶来,将家里坏了的电饭煲、豆浆机拿来维修。“你们都是好心的学生,我肯定信得过。谢谢你们帮忙。”60岁的周奶奶高兴地拿着修好的排插,对着修理的志愿者们连声称谢。
早上九点,大二的志愿者们将维修所需工具搬到指定地点,还没到中午,专门记录的本子上已经写了几十份等待维修的电器,每一项电器后面,都有前来维修人们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当维修志愿者时间充裕时,他们会免费将修好的家电送达用户家中。
负责“雷锋家电”的学生刘进,在帐篷内忙里忙外地进进出出,顾不得下着滂沱大雨,后背和肩膀的衣服都已经淋湿。他说:“雷锋家电已经成立35年了,在校外还有冶金小区、建国里小区是雷锋家电的维修社区,每一学期都会有一到两次在校园食堂侧门摆台的活动。基本每年的雷锋日我们都会开展这个活动。”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南501,设有专门的“雷锋家电”办公室。
我校开展本次“真情暖衡师·青春见行动”——文明创建“雷锋月”志愿服务系列服务活动除了去老校区帮助留校老教师清扫卫生、“雷锋家电”维修活动以外,各个二级学院都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校园卫生清扫工作,还对此工作进行考核评分,校内其它志愿者团队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雷锋精神永存心中,志愿服务活动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