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汪楚一行亲临衡阳师范学院给青年志愿者们送来一封感谢信,团委书记朱贤友携团委老师热情接待,并诚邀来访领导、老师及学生代表与我校青年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的实践育人交流。

会上汪楚详细介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衡师青年志愿者们的付出表示感谢,与同学们分享了刘玲俐、张雪梅等特校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提出了后续志愿服务的具体需求。汪校长表示衡师青年志愿者们的爱心义举,让特殊儿童收获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感动;倾情陪伴给这些“折翼天使”点燃了希望之灯;真诚关爱温暖着每一位特校学子,让他们的梦想有了起飞的力量。希望能与我校持续开展常态化、长效化、专业化、系统化、人性化的实践育人合作。

交流会现场同学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参加特殊教育学校志愿服务的收获。“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成长。”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应用心理学3班的张妮感触颇深。在她看来,爱是双向,爱是传递,在特校开展志愿服务就是一场双向奔赴。孩子们强烈的感染力、高超的共情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动,催人奋进。“我们在参与中获得,在奉献中幸福。”在后续的志愿服务中,她表示将会尽己所能,在心与心的碰撞中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朱贤友感谢特殊教育学校给青年志愿者们提供机会,一起合作开展有内涵、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进行实践育人合作。表示我校将会根据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方案。立足学生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发扬师范传统,搭建高水平志愿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合作,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携手特校为关爱特殊群体、实现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平贡献衡师力量。

下一步,衡阳师范学院将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改革,加强校校交流合作,与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起进一步探索结对帮扶、定点服务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长效合作,推动衡师志愿服务内涵化发展,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全力构筑多地联动、全社会多方合作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从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助人”与“育人”双功能,为建设高品质教育体制、高质量志愿服务体系与高水平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
文/谢炎伶 张红瑶
图/万倩
一审/向思佳
二审/谢炎伶
三审/魏菲菲